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俄罗斯、欧盟、乌克兰、哈萨克斯坦、加拿大等国小麦减产,造成全球及2007——2008年之后出现新一轮粮食危机。全球小麦价格的“风向标”芝加哥商交所小麦价格两个月内涨幅已接近1倍,市场出现了恐慌性小麦采购。此外,大麦、大豆、玉米和油脂等农产品受此影响价格也开始走高,并纷纷创下年内新高。

面对大宗农产品价格的上涨,食品加工企业在承受生产成本上升的同时,有两种方案可转移价格上涨风险。第一种,提高产品的价格,将之转嫁给消费者,以减少因成本上升带来的利润损失;第二种,通过参与期货套保,对冲风险,以规避风险。前一种方案,只能在产品市场竞争不太充分的条件下,才能达到效果,否则盲目的提高产品价格,只会让愤怒的消费者降低对厂商品牌的忠诚度,转而投向其他厂商的怀抱。采取后一种方案,厂商提前对一些采购合同做一些对冲,但需承担一定的套保风险,一旦农产品价格下降,会带来额外的成本,因此采取此方案时,厂商的套保数量及时机一定要掌握得当。

长期以来,食品企业仅是对咖啡、糖、可可等价格波动较大的产品进行套保,而小麦、大豆、玉米等农产品往往被认为价格波动幅度不大,食品企业大多通过涨价的形式来转移成本上升的风险。但自2007-2008年粮食危机爆发后,食品企业发现消费者没有绝对“忠诚”的消费者,概因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大众食品消费多样性提高,即使是生活必需品也不存在绝对的垄断力量。自此之后,国内外食品加工行业开始反思其中远期合约的购买习惯,纷纷将套保作为规避风险的工具,对冲已成为一种战略选择,而不再是某些特定时候的投机行为。

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,却是产业小国,小农经济、分散种植、加工环节薄弱等短板较为突出。但农业的规模化、产业化已呈不可阻挡之势,竞争态势日益激烈,价格风险管理在农业企业管理中的战略地位将日益加强,中国食品企业需要了解对冲思想,运用适当的对冲工具化解价格波动风险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刘鹏飞

刘鹏飞

4篇文章 13年前更新

1970年8月生,山东省东营市人,中共党员。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流通经济学专业毕业,博士研究生学历,经济学博士,高级经济师,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博士后,副研究员。曾任北京市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战略总经理、现任北京农副产品交易所总经理。

文章
  • 个人分类
全部文章 4篇
  • 文章归档
2010年 4篇